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《政治》復習資料匯總四

成人高考 責任編輯:胡燕 2020-03-30

摘要:下文是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《政治》復習資料匯總,同學們可自行學習和參考。

下文是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《政治》復習資料匯總,同學們可自行學習和參考。

【1】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。

【2】實踐指主體能動地改造和探索客體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。

【3】實踐的基本特征:客觀物質性;自覺能動性;社會歷史性

【4】實踐的基本形式:生產(chǎn)實踐(最基本形式);科學實驗實踐;

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;

【5】實踐是認識的基礎,對認識起決定作用,表現(xiàn)為:

(1)實踐是認識的來源;(2)實踐是認識發(fā)展的動力;(3)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;(4)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

【6】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。主體具有自然性、意識性、社會性、實踐性的特點。客體具有客觀性、對象性、社會歷史性。

【7】認識的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分為實踐關系(最根本、最基礎);認識關系;價值關系;審美關系。

【8】辯證唯物主義反映論:“從物到感覺和思想”

? 唯心主義先驗論:“從思想和感覺到物”

【9】辯證唯物主義反映論:世界是可以認識的,而且可以徹底認識,認識隨著實踐的發(fā)展而發(fā)展。

不可知論:世界是不可認識的,或不可完全認識的

【10】舊唯物主義反映論:把認識看作是直觀、消極的、被動的反映。

【11】認識的兩個基本階段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,是對立統(tǒng)一關系。

【12】感性認識——是認識發(fā)展的初級階段,是憑借感官通過感覺、直覺、表象等形式對客觀事物的現(xiàn)象的、片面的、外部的反映。具有直接性和具體性的特點

【13】理性認識——是認識發(fā)展的高級階段,是人腦通過概念、判斷、推理等思維形式,對事物的本質、全體和內部聯(lián)系的反映。具有間接性和抽象性的特點

【14】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:(1)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,理性認識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基礎(2)感性認識有待于發(fā)展和深化為理性認識(3)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者相互滲透,相互包含。

【15】實現(xiàn)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,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。

【16】從理性認識回到實踐中指導實踐活動,這是認識的第二次飛躍。

【17】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條件與途徑 :

(1)獲取豐富且真實的感性材料,這是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基礎與前提;(2)運用科學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、制作,即“去粗取精、去偽存真、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”的過程?!就緩健繉嵺`

【18】為什么要進行第二次的飛躍?(1)是最終實現(xiàn)認識的目的(2)能夠檢驗理性認識的真理性(3)可以進一步修正、補充和發(fā)展認識

【19】理論向實踐飛躍的條件?(1)從實際出發(fā),把一般理論與具體實踐結合起來;(2)將關于事物認識與主體的需要結合起來,制定行動的目的和計劃;(3)用理論武裝群眾,以路線、方針、政策指導群眾的自覺行動,轉化為群眾從事實踐活動的物質力量。

【20】認識運動具有反復性和無限發(fā)展性。

【21】認識運動的總規(guī)律——實踐-認識-再實踐-再認識,循環(huán)反復以至于無窮的過程,每一次循環(huán)都有新內容、新發(fā)展。

【22】為什么對具體事物認識要有一個反復的過程?

(1)主觀方面:人往往會受到認識能力的限制 (2)客觀方面:由于事物本身的復雜性以及事物本質的暴露也需要一個過程

【23】真理是客觀事物及其規(guī)律在人們意識中的正確反映,簡言之,真理是正確的認識。真理是標志主觀和客觀相符合(相一致、相統(tǒng)一)的哲學范疇。

【24】絕對真理:包含兩方面含義:任何真理都包含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,即客觀真理;真理是不斷發(fā)展的,無條件的,絕對的。

【25】相對真理:是對特定事物的一種正確認識;在特定條件下,只反映事物的某一部分,有待進一步的擴展。

【26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根據(jù): (1)從真理的本性看,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發(fā)展規(guī)律的正確反映,主觀和客觀相符合;(2)從實踐的特點看,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的物質性活動,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現(xiàn)實性的特點。

【27】實踐標準的絕對性和相對性

絕對性: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,具有確定性、唯一性;

相對性:即不確定性,這是由實踐的具體性和歷史性決定的。

【28】矛盾問題的精髓是共性與個性,普遍性與特殊性,絕對和相對的關系。

【29】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分歧的焦點是矛盾的觀點和否認矛盾的觀點,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(fā)展的動力。

【30】內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,是事物發(fā)展的根本原因。

【31】內因與外因的關系:

(1)內因是根據(jù),是事物發(fā)展的根本原因或根本動力;(2)外因是條件,是事物發(fā)展的必要條件或外部條件;(3)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。

【32】我國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就是內因和外因的關系。

【33】事物發(fā)展的兩種狀態(tài)是量變(事物數(shù)量的增減和次序的變動,不顯著變化)和質變(事物性質變化,顯著變化)。

【34】區(qū)分質變和量變的根本標志是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圍。度就是事物質與量的統(tǒng)一的哲學范疇。

【35】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: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;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;質變鞏固著量變的成果,并且引起新的量變。(量變和質變相互滲透)

【36】事物的發(fā)展都要經(jīng)歷肯定、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三個階段。

【37】辯證否定觀是關于否定的辯證觀點。其認為,事物的否定是自我揚棄,是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既批判,又繼承。(克服保留、變革繼承)

【38】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(tǒng)一的原理,是否定之否定規(guī)律的本質內容。

【39】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:現(xiàn)象與本質;形式與內容;原因與結果;必然性與偶然性;可能性與現(xiàn)實性。

【40】真象是從正面反映本質,假象是從反面歪曲本質,我們要學會透過現(xiàn)象認識事物的本質。

【41】內容與形式的關系:內容決定形式;形式影響內容;內容活躍易變,形式相對穩(wěn)定。

【42】因果聯(lián)系揭示的是前后相繼現(xiàn)象之間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。因果聯(lián)系具有普遍性和復雜多樣性。

【43】必然性在事物的聯(lián)系和發(fā)展中居于支配地位,由事物的內部根本矛盾決定,偶然性居于從屬地位,對事物發(fā)展起著加速或延緩作用。

【44】可能性預示著事物發(fā)展前途的種種趨勢,是潛在的尚未實現(xiàn)的東西。

更多資料
更多課程
更多真題
溫馨提示:因考試政策、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,本網(wǎng)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如有異議,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!
專注在線職業(yè)教育24年

項目管理

信息系統(tǒng)項目管理師

廠商認證

信息系統(tǒng)項目管理師

信息系統(tǒng)項目管理師

!
咨詢在線老師!